『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实际上,刘伯温是自愿赴死的。
自从张清无成为天师后,那条被历代天师不断加固、封印、夯实的登仙路就对他开放了。但开放的登仙路并非是让他成仙,而是让他能随时站在登仙路上,让那些即将成仙的人离去。
或是,斩杀。
实际上,在仙庭年代后,绝大多数能够成为仙人的存在都或多或少接触过古神的遗物,或是与古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否则在历代仙师封印登仙路的前提下,几乎无人能够找到正确的登仙路。
只有亲自接触过那些诡谲存在的人,才能嗅到前往他们怀抱的路。
因此,张清无要做的就是在登仙路等候,等那些不自知而投向古神怀抱的修士走上这条路,要么劝阻,要么斩杀。
往往都是后者。
当然,也有前者。刘伯温的痴卜之术甚至强于张清无,能预知到很多连龙虎山都无法预知的事情,周离就是其中之一。但他和张清无都没有想到,这门看起来完全“干净”的术竟然也是祂们留下的诱饵。当张清无一如既往地站在登仙路上,却见到了自己的至交好友后,他的心脏也被攥紧了一下。
但刘伯温比他想的还要淡然。
他对张清无说,你活了几百年,我活了几十年。你比我懂的多,但我更加敏锐。
我能知道周离的事情,就代表我也隐约察觉到登仙路的不对。可真走上这条路后,我也才明白这条登仙路比我想象的还要···
摇摇欲坠。
登仙路没有回头路,走上之后,要么飞升,要么死。
刘伯温选择了死。
他不可能给自己的老友留下什么祸患,因此他死的很彻底。他崩解了自己的灵魂,随便溜了一本破书当做传承,直接从根源上掐断了痴卜之术的流传。
“这就是天师的职责。”
张清无在短暂的沉吟后,笑了笑,说不上苦笑还是自嘲,只是继续道:
“实际上,我并不想活这么久,只是因为我的存在夺取了修仙界太多的气运,导致之后的那些修士都没有资格成为天师,都差了一些。”
“活太久了,就会在登仙路上碰到很多认识的人,甚至是至交好友。毕竟天师认识的,总会是一些天之骄子。这些人并不是都和刘伯温一样,明白我的苦衷。他们只会将我当做是他们登仙路上的一块绊脚石,阻挡他们飞升成仙的恶人,和我拼杀到死。”
想了想,张清无补充道:“他们拼杀,然后他们死。”
哈哈,看得出来,不然你站在这里其实我挺害怕的。
“这就是登仙的真相吗?”
陆安萍神色复杂地看着老天师,他只感觉到了一种信念崩塌的痛苦,这种痛苦在几年前的北梁之中也经历过一次。两者同样让他感到了迷茫,只不过前者让他走上了修仙路,可这一次,他不知道自己该走向何方。
诸葛清轻轻地靠在周离身上,让他支撑着自己。这种真相的冲击让她的修为开始隐隐消散,但当她的手抓住周离的手腕后,就如同溺水者抓到了救命稻草一样开始平稳下来。她静静地看着张清无,眼中的茫然依旧在撕扯着她的神经,却没有了最开始那种让她坠于深渊的感觉。
张清无也同样看着她,眼中浮现出庆幸与“果然如此”。
如果没有周离,她无法承受这些。
成为天师,实际上修为是最不重要的。当一个人接受了天师度之后,他的修为一定会成为天下第一,即使他曾经只是个普通的修士。但是,在接受了天师度后所见到的真相,会摧毁绝大多数修士的认知,让他们被心魔所吞噬。
与其他修仙“修行亦修心”不同的是,天师修心不修行,这是亘古不变的规则。
这种认知不是单纯的“三观破灭”,而是与古神存在的真相相互交融,充满了危险与疯狂的认知。
陆安萍能知晓这一切,是因为他在那片空间中亲眼目睹了一切。如果老天师不说,他也无法遗忘这一切,迟早有一天会因为“见到”而登上登仙路,成为那条路上的一捧枯骨。
诸葛清则必须知晓这一切,哪怕会有被污染的可能,或是崩溃的危险,张清无依然要将这些告诉诸葛清。因为她选择了成为天师,仅此而已。
周离和唐莞·····
张清无一直都怀疑这俩玩意的脑回路会不会把古神理解成其他的东西来避免污染,前者会认为古神能用十根触手和腚眼子弹奏春日影,后者会认为古神其实如此不便之物,我吃了便是。
还真是。
周离对古神毫无敬畏之心,也没有任何被感染的迹象,他现在脑子里除了在想老天师抽过多少名人的通络,就是在思考自己抽陀螺的时候能不能玩点花样。
比如把人从登仙路上抽下去。
周离总觉得他有点与众不同,除了他上厕所只需要两分钟就能解决大号以外,就是他总有一种能把人“抽离”的能力。
唐莞在思考什么?
“你说古神这玩意吃了拉出来是干的还是稀的?”
唐莞小声地问道。
张清无抽了抽嘴角,显然,他是听到了唐莞的小奇妙话,只是他假装自己完全没听到而已。他看向诸葛清,看向这个曾经被他断定为还要成长二十年才能接受这一切的姑娘,眼中浮现出欣赏。
“你撑住了。”
他说:“比我想的还要快。”
此时的诸葛清只是轻轻地靠在周离的身边,手抓住他的衣角,但没有像方才那样将一切的重量交给周离。她看着张清无,想要做出笑容,却又有些无力,只能用话语来阐述。
“师父,我···”
她停顿了一下,话语中不再有方才的迷茫,“我是天师。”
“不用担心。”
一旁的周离笑了,他看着张清无,看着那个满眼赞许的老人,轻声道;
“我也是。“
唐莞看了看周离,又看了看诸葛清,在短暂的沉默后,她神色怪异地问道:
“我为什么像是一家三口里的弱智女儿?”(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