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俊房玄龄是哪部小说 > 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无法掌控

我的书架

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无法掌控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及至曹魏时期,京兆韦氏分为多支:东眷,西眷,以及郧公房等。

永嘉之乱后,多数家族衣冠南渡,京兆韦氏却很少有人背井离乡,多数留在关中地区,族中子弟先后致仕于前、后赵、石虎、前后秦政权中,家族数代在北方乱世的经营,使得京兆韦氏成为关中地区望族之首。

即便隋唐之际关陇门阀凭借军权先后攫取朝政控制,京兆韦氏依旧是关中大姓,实力雄厚。

比之隋末之时遭受重创的太原王氏、弘农杨氏,京兆韦氏保全实力,低调发展,只不过其低调处世之习惯使其名声不显,进而被天下人忽略。可只要京兆韦氏敢于奋力一击,绝对会掀起一阵滔天巨浪。

能够让一个世家门阀一往无前、无所保留,必然有一个契机蕴藏其中,使其可以攫取最大之利益,然而这个契机又是什么?

长孙无忌目光灼灼,盯着韦庆嗣。

此人年幼之时也算是才华横溢、名声在外,早年曾担任李承乾的太子家令,深受器重,极为宠信。及至玄武门之变李承乾伏诛,东宫势力被连根拔起,韦庆嗣固然因为其身后京兆韦氏的庞大底蕴幸免于难,却也自此被罢黜在家,再也未能身入仕途。

这绝非毫无能力只知纵情享乐的纨绔子弟,况且就算韦庆嗣鲁莽,整个京兆韦氏岂能跟着他一起莽?

然而韦庆嗣脸上依旧一副云淡风轻的温煦模样,目光湛然,与长孙无忌对视,只是略微颔首,却看不出半分异常。

长孙无忌愈发心惊肉跳……

沉吟良久,他才缓缓说道:“眼下局势危急,军心略有不稳,对于犯错者不可放纵。不过令郎乃是初犯,且事出有因,情有可原,老夫会行文各军予以申饬,惩前毖后,也算是为咱们关陇杰出子弟加以敦促,日后悉心培养,能力提升之后委以重用。”

先前还要对韦正矩予以严惩,眼下却只是加以申饬……让步极为明显。

韦庆嗣面色和缓,慨然道:“国公乃贞观第一勋臣,更是关陇领袖,如此爱护关陇子弟,实在是后辈们莫大之荣幸。国公放心,吾今日前来只是为了表述韦家坚决支持之态度,绝非护子心切意欲向国公讨个人情……有错必纠,方能知错而改,这是对子弟们的爱护,无论国公做出何等惩罚,吾绝无怨尤。”

一旁的宇文节算是见识到了顶级人物们最精湛的演技,也相信韦庆嗣今日前来的确非是为了给韦正矩求情。区区一个韦正矩,如何与整个家族的前途利益相提并论?

……

待到将韦庆嗣送走,宇文节返回堂中,便见到整阖目思虑的长孙无忌睁开眼睛,看着他问道:“汝有何看法?”

虽然某些理念上,宇文节与长孙无忌格格不入,但并不影响他对于长孙无忌的尊敬崇拜,闻言微微躬身,仔细想了想,道:“韦庆嗣之言出乎预料,而京兆韦氏肯在您面前这般表态,更加不可思议,必然是背后发生了什么才能促使京兆韦氏下定这般决心,否则不合情理。”

世家门阀从来都将生存排在第一位,在能够确保家族延续的情况下才去不择手段的攫取利益。而一旦家族传承受到威胁,他们连族人性命都可随意牺牲,更何况是那些虚浮的利益?

背后必然有莫大之契机,让京兆韦氏笃信此番兵谏将以关陇胜利而告终,所以才会不惜代价、不顾风险全盘押上,不留丝毫退路。

长孙无忌缓缓颔首,心情有些烦躁:“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长安城内已经完全被关陇军队掌控,任何风吹草动都难逃他的耳目,从未有任何变化可以与京兆韦氏之抉择沾边。

或者……这个契机是来自于外部?

思维下一刻便转到那支坐拥数十万兵马,却一直飘荡在外头迟迟不归的东征大军身上,心中一阵惊悸。

纵然冥思苦想,长孙无忌也实在想不出李绩此番作为之真正目的到底为何,数十万大军就好似悬在头顶的一柄利剑,不掉下来自然万事大吉,可一旦掉下来就能要人命……

*****

傍晚时分,房俊正在中军帐内等候高侃率军回归。长安城再大亦不过数十里方圆,虽然长孙嘉庆部屯驻龙首原,截断了城北与城东的联系,但斥候依旧可以自灞水向北直抵渭水,而后再顺着渭水溯流而上抵达中渭桥,将城东的消息传递至玄武门。

所以高侃一夜奔袭,于清晨时分突袭灞桥以东,并且炸毁灞桥,到了晌午时分,消息已经传回右屯卫营地。

房俊命人将战报送入玄武门,自己则亲自坐镇右屯卫大帐,一边等候高侃,一边防备长孙无忌恼羞成怒之下指使长孙嘉庆部偷袭右屯卫营地。

一壶茶水尚未喝完,外头王方翼脚步而入,疾声禀报:“启禀大帅,外头有数十学子前来,领头者乃是书院学子辛茂将,要面见大帅!”

“谁?”

房俊下意识问一句,旋即霍然起身,大声道:“速速召见!”

“喏!”

王方翼转身退出。

房俊兴奋莫名,自从听闻书院学子奉太子诏令戍守铸造局,之后铸造局库房之中火药被引燃,整个铸造局夷为平地炸得万余叛军灰飞烟灭,而书院学子也七零八落,他便心痛如绞。

贞观书院乃是他一手创建,不仅照搬了后世大学之模式,使之成为历史上第一座综合性质的全国最高学府,更糅合了军事、天文、数学、物理等等学科,将其视作开启民智的先锋。

可以说,贞观书院承担了房俊最至高无上的理想,灌注了他几乎所有的心血。

然而一场忽如其来的兵变,却将他努力许久的成果毁于一旦……

他并不在乎书院是否毁于兵灾,以他所拥有的财力与权力,足以在极短的时间内重新修建一座更胜从前的新学堂,其规模足以傲视天下。

但是集合了当今天下最精英年轻人的学子们,却是这座书院的根基与希望所在。

若是这些学子尽皆殁于这场兵灾,几乎等同于将这一代人当中的精英尽数覆灭,再想招募一批这样的精英学子,起码还要再等二十年……

心中感慨万千之际,帐外脚步声响,须臾,一个高瘦少年掀起门帘而入,见到端坐在书案之后的房俊,登时双眼发红,上前两步,一揖及地,颤声道:“学生辛茂将,见过越国公!”

房俊当即起身,快步从书案之后绕出,到得近前俯身将辛茂将扶起,看着他消瘦的脸颊上满是冻疮,整个人憔悴不堪,心中痛惜,连声道:“无须多礼!这么些时日,你们跑去了哪里?整个右屯卫以及整个东宫都在派兵四处搜寻,却并无汝等下落,真真急煞我也!”

自从铸造局被库房中火药夷为平地,几乎所有学子皆不见踪迹,李承乾心急如焚,派出“百骑”精锐四处搜寻,但除去少部分溃散学子得以收拢之外,岑长倩、辛茂将、欧阳通等学子领袖皆音讯全无,令李承乾痛心不已。

这些学子不仅才华横溢、能力卓越,而且对于东宫太子忠心耿耿、可鉴日月,面对数十倍叛军之围攻死战不退,最终宁愿冒着巨大风险引爆库房,也不让叛军得到火药以之攻伐皇城。

辛茂将见到房俊这般真情实意担忧学子安危,心中一酸,堂堂七尺男儿眼泪都下来了:“吾等当日奉命戍守铸造局,书院上下死战不退,奈何叛军数十倍于己,伤亡惨重,诸多同窗战死当场。其后叛军调集大军猛攻,吾等守不住,只得放弃外围院墙,且战且退,依据地利顽强作战。在下率领同窗突围而出,至昆明池上开动训练所用之船舰,以舰载火炮予以轰击,杀敌无算。但最终炮弹告罄,未免落入贼手,只能向北突围,但叛军漫山遍野,吾等慌不择路,数次遭遇堵截,不少同窗或死或伤,唯有在下率领十余人渡过渭水,藏在泾阳附近山中,不敢露面。前日越国公率军攻克泾阳城,之后吾等听到消息,下山寻找,却得知您已经杀回长安,且渭水以北再无叛军堵截,这才返回。”

房俊拍了拍他肩头,只看他这般伤心且憔悴,便可知这些时日受了什么样的罪……心中担心那些学子,顾不得安慰,急问道:“镇守铸造局的岑长倩当人可曾逃出,下落如何?”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