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固然分析得颇有道理,然则薛延陀数万大军可不是泥塑纸糊的,一旦被其突破长城越过朔州攻入河东腹地,大唐将会遭受惨痛之损失,届时就算将薛延陀举族歼灭,亦不能挽回。既然你说得头头是道,就由你前往朔州主持大局吧,记住了,只要薛延陀踏入长城之内半步,你也不用回来了,自刎与长城之下,以死谢罪吧!”
李二陛下肃容下旨,不容辩驳。
房俊嘴巴长得老大,一脸错愕……
拜托,咱既不是鸿胪寺的官员身负谈判交涉之责,又不是朔州方面的驻军统帅,您让咱去干什么?
连忙说道:“陛下明鉴,微臣性格冲动,素无远见,唯恐坏了陛下之大计,届时纵死亦难赎其罪,还请陛下另择贤明干吏,前往交涉。”
还玩笑,这顶风冒雪的,谁去朔州那鬼地方?
李二陛下哼了一声,不屑道:“素无远见?刚刚听闻汝指点江山、挥斥方遒,颇有上古贤臣之风采,纵使姜尚、伊尹之辈,怕是亦要相形见绌。这会子,又说什么素无远见?”
冷嘲热讽一顿,不理房俊,而是询问诸位大臣:“派遣房俊前往朔州,御赐宝剑节牦,交涉薛延陀,安抚東突厥余部,众位爱卿以为可否?”
堂上诸位大臣微微一顿,继而,齐声道:“陛下圣明!”
“房侍郎聪慧机变,正是出使之不二人选。”
“房侍郎深谋远虑,薛延陀形势了然于胸,再无比之更合适的人选。”
……
一片赞同。
房俊都有些惊呆了,尤其是见到褚遂良这个家伙居然也阴沉着脸点头附和,顿时觉得是不是整个世界都疯了?
薛延陀不可能开战,这是大家的共识,这等情形之下谁前去交涉,都将是一个白捡的功勋,因为薛延陀退兵是必然的。退一步讲,就算薛延陀当真吃错了药擅自开战,那也是朝堂上这群大佬估计错误,不可能让房俊来背这个锅。
可以说,谁去朔州,都注定有功无过。
咱何时成了香饽饽,天底下的人都对我这么好?
有些不习惯啊……
这还没完,只见长孙无忌启奏道:“薛延陀乃铁勒一部,实乃化外之蛮夷,畏威而不怀德,房侍郎身兼右屯卫大将军,自当统率右屯卫数万精兵赶赴朔州,赫赫兵威之下,定能震慑蛮夷,不敢轻举妄动。”
房俊差点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
长孙阴人居然要让自己率军前往朔州?
这可是一路总管才有的权力啊!
李二陛下已然颔首道:“准!”
*****
出了政事堂,房俊还有些晕晕乎乎,搞不明白怎地就所有人都支持自己前往朔州了?
直到领着部曲冒着寒风回到兵部衙门,刺骨的北风吹在脸上犹如刀割,房俊方才清醒过来。
坐在值房里,喝着热茶,一身寒气尽祛。
摇摇头,叹了口气……
这哪里是全世界都爱我?
分明就是将自己打发去朔州,大家眼不见为净,更没人去跟他们争夺东征高句丽的功勋啊……
此去朔州,大雪封路,最少也要走上半个月,过年都别想回家。薛延陀数万大军一反常态冒着大雪进逼白道川,冬天是游牧民族最难捱的时候,他们没有粮食,唯有以牲畜作为军粮,这的平白消耗掉多少牲畜?
不得到理想的收获,岂能甘心退兵?
只是相互之间的交涉,没有三两个月别想完成,最乐观的估计,待到薛延陀撤兵,也得是开春的时候。
东征已然开始了……
这特么,不带我玩?
房俊郁闷得不行。
不一会儿的功夫,有门下省的官员送来了御赐的宝剑节牦,以及将军出征的虎符。
兵部官员们纷纷侧目,这才想起自家侍郎不仅仅是帝婿,且还挂这个右屯卫大将军的官职呢,领军出征塞北,这是每一个大唐官员梦里头都想着的事情,封狼居胥、勒石燕然,更是每一个汉人至高无上的功勋!
顿时一个个羡慕的不行。
收获了一大波恭贺,房俊收拾停当,再一次将兵部的事务交付给郭福善代理,温言鼓励一番。
郭福善拍着胸膛道:“房侍郎尽管放心,兵部上下,定然不会给房侍郎招惹半点麻烦!”
这人性格圆滑面面俱到,房俊对他甚为放心。
带着部曲回到房府,直接去书房见过房玄龄,将刚刚政事堂中情形详细告知……
房玄龄捋着胡须,淡然道:“此乃陛下对你的维护和偏爱,自当感慕圣恩、精忠报国才是,何以面色忿忿,似有怨怼?”
房俊叹气道:“孩儿自然这是陛下偏爱,可是东征高句丽这等大事,不能亲身参与,难免遗憾。”
何止是遗憾?
他还担心李二陛下重蹈覆辙,不能克尽全功!
薛延陀不可能大举开战,此乃满朝文武之共识,这等情形之下,李二陛下派遣房俊前去朔州与之交涉,稳定局势,摆明了就是给他白捡一个功劳。
为何这么做呢?
是因为李二陛下在补偿……
正如房俊先前跟太子李承乾所言那般,大唐上下,尽皆将东征高句丽视为最后一次大规模捞取战功的机会,自此以后,再无这等规模之国战,谁会放弃这样的机会呢?
派系倾轧、势力交错,即便是李二陛下亦不得不为之妥协,陆路为主战场,乃是注定之事,谁也不可能将其改变,哪怕水师兵强马壮舟楫如云,可直捣高句丽之国都……
政治需要妥协,利益更需要妥协。
如此一来,水师除去运输粮秣辎重之外,是不可能成为主战力的,单单只是运输粮秣辎重,那才多大一点的功勋?让水师全程辅助,李二陛下也觉得有些对不住房俊,毕竟人家可是一手创立了这么一直纵横七海的水师,自己却不得不弃之不用。
这么一点点的功勋,几近于无,李二陛下过意不去。
可若是让房俊参与陆上攻势,届时功劳分配,难道要给他一个开国公、上柱国?
功勋低了不行,高了也不行,而率军前往朔州稳定局势,逼退薛延陀,这个功勋则不大不小,刚刚好……
“非是孩儿贪婪功勋,孩儿眼下官职爵位已然臻达顶峰,再多功勋又有何用?只是眼下朝野内外,对于东征高句丽实在太过乐观,孩儿甚为担忧,骄兵必败啊!那高句丽固然地人烟稀少,但土地却绝不少,有着广阔的纵深,大可以坚壁清野打一场消耗战。其民有扶余遗风,尚算剽悍,面对家国存亡,背水一战,当年大隋百万大军不也是狼奔豕突,铩羽而归,折损大半?一旦历史重演,大唐遭此重挫,不知道多少年才能恢复元气。此时高句丽境内尚有无数大隋将士之京观,遗骸处处,难道还要再添无数大唐儿郎不成?”
房俊忧心忡忡,长吁短叹。
他绝非杞人忧天,因为历史上,李二陛下的这一次御驾亲征,前期势如破竹,等到后期被高句丽人实施坚壁清野,他们的城池又大多借助山势而修砌,易守难攻,唐军只能一座坚城一座坚城的去硬凿,损失惨重不说,更严重延缓了行军进度。
结果打到安市城,被高句丽军拖住,死战不克,彼时天气寒冷,粮草运输不挤,只得灰头土脸的班师回朝……
房俊不在乎李二陛下是否能够一鼓作气覆灭高句丽,反正大唐国势强横,后来也必定能够将高句丽之土地纳入大唐之版图,可是每一次远征高句丽,都意味着巨大的兵员伤亡、财政消耗,千辛万苦攒下来的家底儿,都丢到高句丽去岂不是可惜?
一个国家的对外战争,要么是战略上的取舍,即便伤亡再多,亦要在所不惜;要么,便是资源之掠夺,这就要好好的算一算成本账了,只要攻占之地能够获得供应国家发展的资源,死再多的人,也值得。
至于举世皆敌……又能如何?
房玄龄却并未有多少焦虑,淡定的吓着茶水,缓缓问道:“纵然你心忧如焚,又能如何?”
房俊眨眨眼,无言以对。
是呀,就算我看透历史操碎了心,可是谁会听他的?
大唐上下,早就被覆灭高句丽的旷世伟业迷了心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