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李慎李世民 > 第1746章 商业发展

我的书架

第1746章 商业发展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王爷,这些年来,臣有一个发现。”

“发现?什么发现?”

听到王洪福说有发现,李慎好奇的询问。

王洪福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口说道:

“王爷,最近一些年,臣发现这些商贾好像变得聪慧了许多。

商铺的经营,已经不再局限以前那种只知道吆喝的模式。

开始会做一些活动,对,就是王爷说的活动和福利。

不少商贾开始学习我们纪王府的经营模式,什么打折,会员等等。

还有一些聪明的可以举一反三,根据我们纪王府的活动融合自己的商品做出适当的变更。

如今东市和西市都热闹非凡,门前都张贴着各种的标语,五花八门。”

王洪福刚刚听到纪王说现在商贾都聪明了不好骗,他才想起他的发现。

这种事其实若不是注意也发现不了,因为改变都是这些年来一点一点的改变。

不是突然之间就改变的,大家都在潜移默化之间。

“哦?竟然还有此事?”

李慎听后也是有些惊讶,他已经很久没有去逛过市场了,主要是他出门太麻烦。

不带人怕被人刺杀,带着吧,还要净街,普通百姓都要回避。

这就导致李慎一个人逛街很没有意思。

久而久之李慎也就很少去逛街了。

“是的王爷,小人也是偶尔才发现的,就跟.....嗯

对,就跟开智了一样。”

王洪福想了半天终于找到一个贴切的用词。

“开智?呵呵你这个词用的,

不过这样挺好,提高服务质量,对百姓也有好处,大家有竞争才会有发展。

但是一定要注意,不允许恶性竞争,若是发现给与惩罚。

这个你找人商讨一些后添加进商会的规矩当中,还有发布一条商会内的公告,

把恶意竞争的惩罚和条款发出去,让他们都知道知道。

别到时说我们没有提醒他们。”

李慎猜测这可能是因为受到了自己纪王府的影响,所以才会如此。

人都是惯性思维,可当有人打破常规后得到了大量的好处,就会有人会尝试去学习前人打破常规。

这种情况对于李慎这个穿越者而言太熟悉不过了。

打破传统的经营模式,适当的让利给顾客,增加客流量这个是可以的。

只要不是恶意去竞争就都在可控范围之内。

李慎再想要不要送个鸡蛋啥的给他们来点提示。

“是王爷,小人回去后立刻召开会议商讨。”

在李慎思索的时候,王洪福行礼领命。

现在的大唐第一商会可不是以前的小打小闹了。

有专门负责市场调查的部门,有市场监督部门,随时随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修改商会规章制度的漏洞,还有专门的跟朝廷对接的部门,负责处理吃拿卡要的问题,

有地方迫害商户的,商会分部上报,直接跟中枢接轨,一查到底。

很多地方官员对此颇具微词,认为商会的权力太大,影响他们。

可是没办法,谁让商会的后台硬呢。

一百多副会长,都不用去告状,回家就能把事搞定。

实在摆不平,纪王都能把状告到御前去,这谁能惹得起。

除了一些自以为是的县城官吏偶尔有一些人想要好处,州级以上的官员谁都不敢这么做。

商会不可怕,他们也不在乎,以前大唐有那么多商会,哪一个不都得孝敬他们。

可是大唐商会背后太可怕,国公一大堆,甚至还有几个郡王,就更别说那个大恶鬼纪王慎了。

所以现在大唐第一商会已经是一个非常大的势力,在大唐也可以称之为庞然大物。

朝中所有人都知道,这大唐第一商会是皇家的,要不然他们这些年无数次弹劾想要取替都没有成功。

陛下连听都不听,太子更是直接扔出一句话,我管不了。

不知道多少大臣对陛下都佩服的五体投地,他们认为皇家这一招真乃是技高一筹。

派出纪王出面控制住整个大唐的商界,掌握大唐所有的商贾。

这样就是掐住了所有人的经济命脉,让世家大族如鲠在喉。

“王爷,商贾之事还是要小心谨慎,自古抑商自然是有他的道理。

商人唯利是图乃是本性,若是看管不严恐怕会惹出祸端。”

王玄策这时提醒道,他是读书人,自然也读史书。

商人逐利,唯利是图,为富不仁,这都是文人给予商人的标签。

社会地位低下,地位连普通百姓都不如。

但李慎却不这么认为:

“玄策,本王知道你的顾虑,商人逐利,商人唯利是图。

但不可否认,商人是强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可以富国,可以给百姓带来更好的生活。

玄策,本王好像曾经跟你说过,无论是士农工商兵,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这世人哪一个不是唯利是图,难道朝中的那些宰相就不逐利了么?

朝廷取士,一样会出贪官污吏,一样有人鱼肉百姓,

一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啊。

他们坏起来,比商人还要可怕。

你要记住侠以武乱禁,儒以文乱法。

两者皆可颠覆我大唐,纵观历史你听说过商人带头造反的么?

不都是文武者举旗的。而其中以文人居多。

所以啊,玄策你不用想那么多,只要我们管理严格,不对大唐有威胁就好。”

大唐想要发展士农工商兵缺一不可,没有商人大唐如何发展经济?

没有经济,百姓如何才能过上好日子呢。

王玄策的思想李慎并不奇怪,收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把商人想得太坏。

在李慎看来,只要看管的严格,就不会出现资本家。

在大唐的商贾当中,谁能有自己坏。

如果遇到资本苗头,李慎会毫不犹豫的抹杀,封建社会可没有那么多的限制。

自己一个亲王想要捏死一个商人,那是太简单不过了。

哪怕是你有再多的钱,也一样可以抄家灭族。

沈万三又怎么样,落了什么好下场了么?

在唐朝,你再有钱都没有用,都抵不过李慎这个顶级贵族。

(我查了一些资料,也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真的没有商人举旗叛乱的。

是不是我查的不全呢。求解。)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