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为推动招商引资和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四年前,岳山县委、县政府决定建立岳山县工业园区,为此还成立了岳山县工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为第一副组长,其他常委领导为副组长,其中常务副县长为具体分管副组长。
同时为了加强对工业园区的领导,县委在园区设立了工作委员会,简称党工委。县政府则设立了管理委员会,为政府直属机构。管委会内设6个股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原核定行政编制15名,事业编制18名,后扩编为行政编制40名,事业编制25名。
另有县公安局派驻的副科级园区派出所,县自然资源局(已经机构改革,原国土资源已不复存在)派驻的一个副科级自然资源所。
工业园区规划8.31平方公里,已实际建成3.5平方公里。区位优势明显,一条国道和一条省道穿境而过,岳水相伴而行。距高速出口仅7公里,距已经通车的高铁站12公里。
自园区成立以来共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亿余元。自来水厂供水管道、电力输送、通信基站、天然气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目前入园企业14家,其中有8家是园区成立后引进的。企业从业人员3000余人。去年,园区实现工业产值近12.25亿元,实现税收2500万元。
林方政放下材料,一通看下来,这个工业园区四年下来,除了编制要得比较成功外,对经济的助力真是疲软不堪。
当然,这是简略的重点描述,实际材料肯定自夸一通。比如区位选址合理占优、交通枢纽持续利好、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发展后劲充足有力等等。
体制内有些干部,别的优点有没有不好说,但写材料功夫是一流的,俗称“A4雕花”,一件微不足道的事能写成关系国家战略的大事,一件不尽人意的成果能写成尽锐出战的胜利。
不过话说回来,体制内增加编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增加这么多编制,也能反映章海林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至少跟县领导关系还不错,不然编办一句话“编制都是定死的,你要么去市里去要,要么去协调哪个单位给你匀一些”,就能给你顶回来。
林方政点上一根烟,来到阳台前,放眼望着这偌大的“荒原”。
脑海中却思索着,园区这几年一直围绕着打造秦南南部最大县级工业园区的主题,可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发展战略或者发展路径,导致特色不鲜明、优势未彰显,政策上也没有明显的吸引力,导致难以吸引企业入驻。特别是龙头企业欠缺,没办法以一带十,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条,也就不能产生集聚效应,又如何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呢。
全国很多落后地区的工业园区,最终沦为“鬼城”,成为自娱自乐的一片自留地,甚至成为领导干部子女安排工作的后花园。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再想发力振作就难了。
想必王定平也看到岳山工业园区发展长期滞后、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的现实,特别是看到了园区管理体制上的僵化和贵族化,趁着尚有整改机会,才想着让林方政这一条鲶鱼来激活这一潭死水。否则时间一长,就回天乏力了。
林方政凝望远方的岳山,在连片白云地的遮盖下,已经看不见山峰。这样云遮雾绕,视线完全被阻断的感觉,让他心中一阵莫名烦闷。
既然连山峰都看不到呢,目标全无,又何来奋力登山一说呢。
要想登山山顶,就必须先拨开云雾,找准高点,知道山顶就在那,距离我们有多远,自己的身体和装备能不能视线。一个风烛残年的老头,穿着一件背心,说自己要去登珠穆朗玛峰,那就非常不切实际了。
看来,要发展工业园区,最关键是要找准目标定位,是一个具体的、可量化发展目标,而不是假大空的县级最大这样随时动态变化的目标。
然后,围绕着这个目标,去因地制宜寻找一条或者多条实现路径,有的放矢、重点使劲。
想明白这个目标后,林方政心中的烦闷有所缓解,眼前景象也亮堂了许多,猛吸掉最后一口烟,刚想意气风发大干一场,忽而意识到,自己根本就没有话语权。
章海林攥着一把手的权力不肯放,班子同志对自己资历怀疑甚至持敌意态度,刚刚的党工委会议,将自己的分工权力架空。现在想发号施令、开启新局,谈何容易。至于下面那些干部,有多少是躺平养老的,更不好说了。
就这样一个纨绔拉跨的队伍,要想干出什么惊天动地大事,岂不笑话。
还是扼腕自己不是一把手,否则自带权力集聚效应,杀伐决断,实行能者上、庸者下,自然能筛选出一批尚能成事的干部队伍。
转念一想,心急不来,王定平将自己安排在这个位置上,摆明了是要自己到时接班党工委书记的。章海林只剩三个月不到的任职时间,就再忍忍吧,也趁着这些日子多熟悉熟悉。
不然闹得太难看,搞得班子不团结,也会被人指摘急于抢班夺权、吃相难看。
到了秋季,天就黑得很快了,不一会,外面就已经黑透了,看了看时间,已经是晚上七点。
回到客厅,打开电视,调到岳山电视台,里面正在播报着《新闻联播》。
《新闻联播》播完后,还会有岳山新闻,这是公开了解县领导和县里政治、经济动态重要途径。林方政突然觉得有点饿了,拿起手机,顺手点了个外卖。
很多人会把干部私生活看得很奢华,怎么都跟外卖挂不上钩。其实是两个极端化了,不否认有些领导干部,除了在家和家人一起吃饭外,就是不停的辗转饭局间。但更多的干部,都是对付一口的。年纪大的可能会出去吃个快餐,年轻的人就外面解决。很多出差的干部,盒饭基本成了标配,能吃吐的那种。
当然,像林方政这样的关键岗位,要真想每天珍馐美味,是不难实现的。不过能吃多少顿,那就只有天知道了。